离婚后房产的分割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具体规定如下:
婚前全款购房
婚前一方全款购买的房产,属于其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分割。
婚前首付,婚后还贷
婚前首付的房产,虽归首付方,但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房产增值,另一方有权获得补偿。分割时,可依据还贷比例及房产增值情况,合理确定补偿金额。
婚后购房
无论房产证上是否加名,婚后购买的房产均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需平等分割。除非能证明购房款完全来源于一方个人财产,否则均按共同财产处理。
婚后继承与赠与
婚后接受的继承或赠与房产,若明确指定赠与一方,则不属于共同财产。否则,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需分割。
父母出资购房
双方父母共同出资购房,无论登记在谁名下,均按出资比例分割。若登记在一方名下且有财产约定,则遵从约定;无约定则平均分割,但需考虑父母出资贡献。一方父母出资购房,登记在另一方名下,可能视为赠与,分割时需综合考量。
特殊情况下的分割
婚前或婚后一方或其父母付首付,夫妻共同还贷:产权证上写双方名字,则整个房产为共同财产。
婚后一方父母出资买房,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视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离婚时作为夫妻一方个人财产,不予分割。
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建议
明确权属:首先,双方需要明确房产的权属情况,包括购房时间、出资情况、产权登记等,这是进行房产分割的基础。
协商分割:在明确房产权属后,双方可以尝试通过协商达成分割协议。协商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以及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
诉讼分割:如果协商不成,双方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对房产进行分割,并综合考虑出资来源及比例、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离婚过错、房屋产权登记情况、房屋价值等因素,确保分割结果公平合理。
相关文章:
我国专家找到癌细胞补给“运输工”04-02
悬殊的纳税申报背后隐藏的“玄机”——揭秘网络主播乐传曲偷税案04-01
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王毅04-01
大浪街道退役军人红星志愿者清明祭扫烈士墓04-01
市林业局开展清明节森林防火宣传活动04-01
半挂货车侧翻 幸无人员伤亡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