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开播即炸场”的扫黑大剧火了——张译、蒋欣、李光洁主演的《以法之名》,用“庭审翻供”“检察官离奇死亡”“保护伞暗网”等硬核剧情,撕开了司法系统内部的黑幕,被观众称为“扫黑版《人民的名义》”。开播即登热搜,网友直呼“这尺度能播?”“全员狠人,看得头皮发麻!”

而在这波全民追剧的热潮中,有一个品牌低调却坚定地站在幕后——北大仓酒。作为《以法之名》的酒类植入合作伙伴,它用一瓶承载百年匠心的“北国酱香”,与剧集的“真尺度、真力量”形成了奇妙的共鸣。
“真尺度”的剧,“真硬核”的酒:用实力撕开伪饰
《以法之名》的“爆”,在于它敢“刀刃向内”——不避讳司法系统的漏洞,不粉饰黑恶势力的猖狂,甚至将“保护伞”的触角直接伸向政法高层。这种“真实到刺痛”的叙事,让观众看到了创作者对公平正义的坚守。

而北大仓酒的“硬核”,同样藏在“真”里。作为中国北方酱香酒的代表,它诞生于1914年的“聚源永烧锅”,历经百年风雨,始终坚持“四高一长”的传统工艺: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馏酒,加上三年以上的陶坛陈贮。原料只用东北黑土地上的“大蛇眼”红高粱,淀粉含量比普通高粱高出20%,酒体清澈微黄,酱香浓郁却不冲喉,入口绵柔回甘——这是北大仓对品质的“死磕”,也是对“北国茅台”称号的底气。

剧里,检察官用证据撕开谎言;酒中,北大仓用工艺守住本真。所谓“硬核”,不过是对初心的坚守。
“真热议”的舆情,“真传承”的情怀:黑土地上的共鸣
《以法之名》的热度,不仅在于剧情,更在于它引发的全民讨论:“司法系统的腐败离我们有多近?”“现实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保护伞’?”这些问题,让剧集从“追剧”变成了“社会观察”。

而北大仓酒的“热”,同样源于它与黑土地的羁绊。从1914年酿造成功,到周恩来总理赞其“确有茅台风格”;从“中华老字号”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不仅是一瓶酒,更是东北人记忆里的“家乡味”。就像剧中张译饰演的检察官洪亮,用“职场老油条”的外壳包裹着对正义的执着,北大仓酒也用“实惠口粮酒”的标签,藏着百年传承的匠心——这是属于黑土地的“真性情”。

剧里的“热议”,是观众对公平的期待;酒中的“传承”,是匠人们对品质的坚持。所谓“共鸣”,不过是对真诚的回应。

追《以法之名》,喝北大仓酒:敬每一份“不妥协”
追剧时,我们为检察官的坚持揪心;举杯时,我们为北大仓的匠心点赞。这一次,北大仓与《以法之名》的相遇,不是简单的“品牌植入”,而是“硬核精神”的双向奔赴,一个用剧情传递“邪不压正”的信念,一个用酒液诠释“真味不变”的坚守。

这个夏天,不妨约上三五好友,边追《以法之名》的“高能反转”,边斟一杯北大仓酒的“醇厚酱香”。当剧中的正义最终降临,当酒中的余韵在舌尖流淌,你会懂:所谓“经典”,不过是对初心的不妥协;所谓“情怀”,不过是对真诚的不辜负。

北大仓酒×《以法之名》:真尺度,真传承,敬每一份坚守。
稿件来源 | 黑龙江北大仓集团有限公司 看齐综合
看齐编辑 | 陈曲
相关文章:
最美退役军人07-02
硬核剧情配硬核好酒|北大仓&《以法之名》:真尺度,真传承,敬每一份坚守07-02
早安北京0625:高温黄色预警中;28日起有线电视频道调整06-25
红墙下的廉洁文化新地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