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陕西咸阳7月7日电 题:每8秒产出一台液晶电视 陕西咸阳“点砂成金”
作者 李一璠
每8秒就有一台液晶电视产出,随后通过中欧班列等渠道发往波兰、德国等三十余个国家……位于关中平原的陕西咸阳正上演着“点砂成金”的现实图景,“投入石英砂、产出电视机”的完整产业链在此成型。
咸阳曾拥有中国最大的彩色显像管生产基地,电子显示产业起步早、基础厚。近年来,该市在电子显示领域持续突破,尤其在核心基础材料基板玻璃领域,探索出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走进咸阳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现场,洁净的车间内玻璃液经溢流槽垂落成0.4毫米薄片,工作人员专注分析着仪器实时数据。

7月7日,咸阳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现场。 李一璠 摄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虹股份”)电子玻璃研究院副院长徐莉华介绍,基板玻璃是显示面板的上、下两层关键核心基础材料,技术门槛高、制造难度大、工艺复杂,处于玻璃制造“金字塔”的顶端。
“咸阳基地新建高世代基板玻璃生产线效率提升20%以上,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项目投产后,公司咸阳基地高世代基板玻璃总产能将超580万片,可满足中国市场10%以上的需求。”彩虹股份虹阳显示(咸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琎介绍。
咸阳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顺利投产,不仅成为彩虹股份的“新增长极”,更填补了陕西省电子显示产业链的关键缺口。
彩虹股份建成的多条生产线成绩亮眼,平均产能超设计产能23%,综合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通过行业多家头部企业认证,实现批量替代进口产品的突破,为中国液晶面板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贡献力量。
“生产线采用国际领先的‘溢流下拉法’,经切割、研磨、清洗、检测等工序,最终制成高世代基板玻璃。”徐莉华介绍,公司已构建起覆盖全产业环节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实现了基板玻璃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与此同时,企业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新型显示联合研究院,在智能制造、仿真模拟、高端材料等核心领域持续攻关。
如何发挥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亦成为咸阳的“发展课题”。
穿过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厂,一条88米长的空中连廊横跨园区,将G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与冠捷显示科技(咸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捷科技”)的整机工厂无缝相连。

7月7日,冠捷显示科技(咸阳)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 李一璠 摄
在冠捷科技的智能化生产线上,机械臂精准抓取面板送入模组线,经SMT贴片、自动锁附等工序后产出电视整机。作为陕西省新型显示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冠捷科技已带动该省多家上游配套企业共同成长。
2024年发布的《陕西省培育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提及,该省将推动新型显示产业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到2035年以新型显示制造业和相关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创新集群年规模达1000亿元人民币。
如今,咸阳高新区已吸引40多户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面板+基板”双龙头引领的产业生态。咸阳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新称,下一步,该区将强化链式招商,加快推动产业链向OLED等新兴技术领域发展。(完)
相关文章:
(活力中国调研行)每8秒产出一台液晶电视 陕西咸阳“点砂成金”07-07
质量赋能产业链 绿色转型促发展 福建泉州创新开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行动成效显著06-26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06-16
A股“泡泡玛特们”最新披露!06-14
陕西2025年高考成绩预计6月下旬公布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