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夏季畅泳健康护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3 13:18:00    

【来源:泉州晚报】

夏季游泳,勿忘健康。(CFP 图)

高温天气接连不断,游泳是夏季最适宜的运动之一。然而,游泳场所存在多种健康风险因素。为此,泉州疾控发布“健康游泳”提示,提醒市民注意以下事项。

泳池选择“四看”法则

一看证件,确保游泳场所持有《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具备健康证明。

二看设施配备,淋浴装置、浸脚池、水质循环消毒设施、更衣室、淋浴室、卫生间等,一样不能少。

三看检测报告,游泳场所空气质量检测报告、泳池水卫生检测报告应齐全且合格。

四看泳池水质:池水清澈透亮,池底清晰可见,可闻到淡淡含氯消毒水的味道。

入池前做三种检查

清洁消毒:入池前需先淋浴,清除体表污垢,并经浸脚消毒池后再进入泳池,可有效降低水质污染风险。

热身与防护:入水前进行5—10分钟热身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以预防腿抽筋;同时佩戴泳镜,自带拖鞋、浴巾等个人用品,减少免交叉感染。

健康准入: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类疾病、传染性疾病(肝炎、肠道传染病等)或皮肤、五官感染性疾病(如皮肤癣疹、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等)患者禁止进入泳池。

警惕几种“隐形刺客”

随着游泳池人流量的增加,水质问题和疾病传播的风险也随之上升。以下是泳池里几种常见的“隐形刺客”,需格外警惕,确保在享受清凉的同时守护健康。

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病原体通过泳池水、毛巾、脸盆等接触眼部传播。典型症状包括眼部异物感、眼痛、流泪、畏光等,需及时就医以防交叉传染。

2.耳部感染性疾病:游泳时耳朵很容易进水,被病菌污染的泳池水停留在耳内可能软化耳垢引发堵塞,严重时可发展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表现为流脓、发热等。

3.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因游泳前未充分进行准备活动、泳池水温低或过度劳累等引起,常表现为局部肌肉酸痛、僵硬、无法活动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溺水风险。

4.传染性皮肤病:泳池中若有脓包疮、淋病、股癣、脚气、灰指甲等传染性皮肤病的患者,病原体可能通过泳池水、共用毛巾等途径传播,临床表现为皮疹、皮肤流脓等。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通讯员 赵跃

责任编辑: 林嵘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第四届黄淮精神卫生学术会议在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幕07-03

夏季畅泳健康护航07-03

事关养老照护,这个专业今年开始招生!07-01

机构看好A股 “稳中向好”态势延续06-30

守护健康 | 如果使用或者保养不当,洗衣机也会成为“细菌培养皿”06-24

东莞 “中医 × 潮流” 沉浸式市集!年轻人的养生新玩法06-20

国家“体重管理年”在行动——张家口肥胖状况调查06-20

花旗上调老铺黄金目标价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