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从七次创业失败到全网刷屏,“卤鹅哥”回应爆火争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07:29:00    

历时八天,跨越五城,因用荣昌卤鹅投喂美国千万顶流网红“甲亢哥”,重庆大叔林江火了。

在网友的建议下,他有了一个更被人熟知的名字,“卤鹅哥”。

互联网从不缺少一夜爆红的叙事。看他最初穷追不舍挤进保镖和人群中的样子,人们嗤笑,断定他为名;见他总执著地把一只卤鹅夸张举过头顶,大家本能猜测,他为利。后来人们得知,“卤鹅哥”不经营卤鹅店,把家乡和特产推到世界面前,是他口中此行的最大目的。

“卤鹅哥”林江穿着大花袄,手拿荣昌特产。上游新闻记者钱波 摄

在人设崩塌远比建立更快速的时代,林江实现了奇迹般的口碑反转。

“我没有才艺,没有表演的天赋,有点流量的思维,却并非为了自己赚钱。”一夕之间,坚持不懈的投喂让“卤鹅哥”的破圈破得如此迅猛。

越草根,越大声

荣昌卤鹅如今究竟有多火?

答案是,不少卤鹅生产销售从业人员第一次体会一种幸福烦恼,名为“挣钱和基础睡眠只能二选一”。

白鹅的屠宰量增长超过300%,部分卤鹅企业销量增长1000%,线上订单平均增长105%……某电商平台“荣昌正宗卤鹅”网店老板直言累瘦了3斤,语气中却难掩兴奋,“我们出快递面单的机器都要打冒烟了!”

变化归功于一个人,49岁的林江。3月31日,他第一次在成都街头和“甲亢哥”相遇。操着一口现学现卖的蹩脚英语,林江在拥挤的人潮中奋力“突围”:一边递鹅,一边扯着嗓子向“甲亢哥”大声介绍“Rongchang braised goose(荣昌卤鹅)”,“实际上的人比拍摄出来的多很多,从高楼俯拍的视角,我只是一个红点。‘甲亢哥’身边围了十几个保镖,但我必须挤进去。”

说“必须”,是因为“投喂”的目的有迹可循。在没有遇上“甲亢哥”之前,林江并非直播界完全的“无名小卒”。投身自媒体两年,他带货,是助农主播,帮农民卖品相不好的甘蔗,收1块5,卖1块5,算赔本赚吆喝。他的想法很简单:“先不赚钱,卖点实打实的好东西。以后可以量产了,再赚钱不迟。”彼时,他的抖音ID叫“荣昌江哥”,粉丝过万人。

一个粉丝破3000万的超级大网红即将抵达中国。这一消息,让林江敏锐意识到,这是机遇。“我需要流量。”林江不否认,作为2024年拿到头衔的荣昌美食推荐官,他说,这样的流量,家乡与家乡美食特产也需要。出发前,林江的房贷逾期,经济状况不佳,他靠借钱自费踏上了这趟“冒险之旅”。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能用最快的速度被观众记住,真诚才是必杀技。从成都到长沙五城辗转,那身标志性的花棉袄刷足了存在感。一路投喂的,除了卤鹅、烤乳猪、铜鼓花椒鸡等荣昌特产美食,其背后传递出的那份执著纯粹、真诚热情,也博得了“甲亢哥”的认可和网友一百八十度的评价大转弯。

“卤鹅哥”五城投喂“甲亢哥”。视频截图

“早先被骂惨了,被骂蹭流量,蹭得还不专业。连他肠胃不适,也有人骂我,说‘都是吃你的鹅肉吃的’。”林江哪怕对恶评早有预估,如今说来他仍苦笑,“就开导自己啊,就听着呗,黑粉也算粉。”

儿子的直播,母亲许传金却有点看不下去。“每天会掐点看,但最多看15分钟。”为什么?因为都是骂他的,说他厚脸皮。年近八旬的老人一开始并不明白:娃儿掏钱请别个吃东西,还是香喷喷、美滋滋的鹅儿肉,怎么就叫不要脸了呢?

不为自己红,只为家乡火

其实从一开始,林江就意识到了这或许不是一条好走的路。“是蹭了‘甲亢哥’的流量,但也是为了家乡。”奔波五城中,去往香港前,林江有过短暂的迷茫。

他跟多年好友张俊袒露心声:“重庆这站,有食物遭拒绝了,香港还去吗?”在39岁的张俊心中,江哥是个很能吃苦,非常可交的行动派。“当年北碚山火差摩托车,我问他要不要来当志愿者,当天晚上问的,当天凌晨他就赶到了。”张俊琢磨着措辞:“你都到这一步了……”话音未落,林江就站了起来,“去!”凌晨1点结束工作,2点睡觉,3点起床,5点,他搭上飞往香港的航班。

如何将“蹭热度”上升为一门真诚的学问?朋友们交口称赞的江哥其实不曾刻意,但又藏在了与人交往的细枝末节里。直白得就像采访开始前,我们问他,直播有没有什么需要避讳、不能谈论的话题,他挑眉摇头,大嗓门地说没有,然后有问必答,“这样才算真实嘛。”

而这门学问的更多细节,被观看直播的网友仔细扒出,也被“甲亢哥”更深切地体会。“与‘甲亢哥’碰杯,林江的杯子总是低半杯的,哪怕对方不懂得中国的酒桌礼仪。”有网友评论道。大家觉得,这是一份知礼与尊重;抢着去给“甲亢哥”的冰淇淋买单,林江准备好了付款页面,手机反扣,随时做好付款准备,重庆IP的网友狠狠点赞重庆崽儿的“耿直”;他记得“甲亢哥”不吃辣等口味习惯;别人簇拥着,拼命想和“甲亢哥”“搭白”时,林江会顺手给他夹一筷子菜,自然得仿佛在照顾家里的小辈。

所以在香港,“甲亢哥”会脱口而出,“怎么又是你”;下一站深圳,“甲亢哥”邀请林江一起看无人机表演,还把头亲昵地搭在林江的肩膀,两人一起上了深圳场的直播封面;最后一站长沙,“甲亢哥”甚至为林江捡起鞋子,扒着车窗,“where is uncle”(叔叔在哪儿)的碎碎念更让大家“心里暖烘烘的”。

当被喊作“uncle”,又被问及“最打动‘甲亢哥’”的原因,林江没有犹豫,大笑着表示:“他告诉我,是因为每一站我都能够出现在他的面前。他说不管他在哪里,我都能找到他。‘甲亢哥’还邀请我去大洋彼岸作客。”

君子论迹不论心,单靠“穷追不舍”的劲头,其实很难在瞬息万变的网络实现口碑逆转,唯靠真诚,才能换回真诚。这位收获了海内外关注狂潮的“uncle”,甚至会面对直播镜头,直言囊中羞涩。“有翻译机肯定很好,能和他(‘甲亢哥’)说更多话了。但3000块钱,太贵了,我买不起。”但是这样一个人,却愿意在重庆山火、积石山地震时尽其所能;他没有开过卤鹅店,却拼命带着家乡的美食,奔波千里,历尽辛苦,只为了自己的家乡被更多人看见。

“卤鹅哥”林江社交平台主页介绍。网络截图

家乡父老也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各自最真挚的谢意。离家近半个月之后,林江在4月9日回到了荣昌。站前广场提前聚集了众多卤鹅商家,他们拉着横幅,手拿鲜花,习惯投喂别人的林江,这次也被别人喂了满嘴的家乡卤鹅。“有商家奖励了我两万元作为感谢。”更令林江欣慰的是,有商家跟他拍胸脯保证,会把好质量关,“不会砸了被你带火起来的荣昌卤鹅招牌。”

因老在直播中念叨“raised goose”,“卤鹅哥”就这样成了林江另外一个名字。他突然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火了。“走在路上,迎面的人都跟我打招呼,喊我‘卤鹅哥’。”

想要热度延续,也接受它的离去

红了,然后呢?这是一个经典问题,曾困扰着许多一夜爆火的人。

外人看来,在“甲亢哥”的中国行中,林江的确算得上最幸运。但少有人知的是,林江七次创业,七次失败。大学学建筑,毕业后跑过工地,干过家居家装,从事过餐饮快递。破产过,失败过,经营的农产品小店在此之前总冷清清的。年近50,即将来到知天命之年却没结婚,没小孩,没存款,明明是哥哥,他母亲经常会觉得,身为哥哥的林江才是两兄弟中的弟弟。

在为家乡干实事的初衷之外,林江坦诚反问:“谁不想要热度?热度如果延续,我也想看看能为自己做点什么。”

是紧紧抓住爆火标签,还是探索新的路线?林江谈起了他被荣昌区人民政府火线授予的“荣昌卤鹅首席推介官”头衔,被报销的五城路费及被重奖的10万元。钱如何用?林江考虑得仔细,“一是想拿来更新直播设备,二是会考虑组建一个团队,三是干好我的老本行,有困难的,我去‘助农’,后续宣传家乡美食还要留一部分费用。”

4月12日截至记者发稿前,林江的抖音粉丝正式突破43万,10天之内,这个数字上涨近30万。

每天仅3小时的睡眠持续近半个月,林江偶尔会陷入短暂的恍惚:他曾反复问自己,这究竟是不是一场梦。

走红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但各种细节似乎证明:他有伸手接住流量的魄力,也有放手回归平常的通透。前者是他在近30度的气温下,仍会刻意穿上那件大众熟知的花袄;后者的最直接证据,则是花袄下的白T恤——它有些陈年污渍,甚至胸口印的也是以前的网名——荣昌江哥。

林江选择,坦然地继续穿。他说,如今他很少再纠结别人如何看他,“毕竟,泼天的流量富贵,接到了还要接好,从来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就算以后‘卤鹅哥’不火了,‘荣昌江哥’这个名字,我依然觉得很不错。”

相关文章:

广东春招会上海站:开出超百万年薪,AI技术人才最受欢迎04-13

从七次创业失败到全网刷屏,“卤鹅哥”回应爆火争议04-13

人均600元!上海一高档日料店吃到毛发?竟牵出一起刑案04-12

【环时深度】美国普通家庭,能承受“关税账单”吗?04-12

2025年甘肃酒泉市招聘30人公告04-11

孙俪:《乌云之上》是一次全新尝试,始终坚持“人物至上”04-10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今日辟谣(2025年4月10日)04-10

首航直升董事会通过多项决议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