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一场盛会共赴“未来之旅”,交流对接促广东文旅供需双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7:35:00    

4月10日至12日,一场事关旅游景区强基焕新的文旅盛会——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强基焕新共筑未来”旅游景区新供给新需求对接交流活动在文化地标广州塔举行。

二楼平台上,无人机编排出精彩的“舞蹈”、智能飞行器缓缓升上天空;

一楼的东、西广场则被打造成“科技范”“创意范”“文艺范”的酷炫文旅“市集”,参与的嘉宾纷纷点赞……

当前,中国各地正深入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强基”要求景区的基本要固、基础要牢,“焕新”要求景区的产品业态要上新、管理服务要创新、基础设施要更新、智慧旅游要赋新、文旅融合要见新、生态环境要清新。本次活动是广东落实“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的重要举措,抓住旅游发展新机遇,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这场活动“犹如一场及时雨”,在这个春天,滋润着广东文旅产业发展的土壤。

新文旅产品让游客大呼新奇

记者在现场感受到,本次对接交流活动为参与企业搭建了展示宣传的平台,从英歌等非遗项目的生动展示,到AI虚拟导游、AR景观漫游等科技应用,再到沉浸式剧场与文创市集的多元碰撞,让各景区代表能近距离、直观地了解到科技赋能、文旅融合的创新成果。

“你听说过‘共享航拍’吗?”站在矗立的共享无人机航拍设备前,广东美好文旅科技有限公司CEO阳斌介绍,共享航拍,只需扫码一键下单,就能实现航拍自由。

目前,国内一些景区空域受限,游客并不能用无人机航拍。且无人机设备较重,时刻带在身上也不方便。美好文旅就此推出自助共享无人机,提前设定好最美路线,游客一键下单,站在C位就能出片,不到50元就能体验一次!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在广州布置了6套该型设备,均处于测试阶段,其中一套就在广州塔—海心沙区域。而在从化碧水湾温泉的设备已经开始商业化运营。另外,其跟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也有合作,计划在5月铺排共享无人机设备。

另一边厢,游客佩戴VR设备后,瞬间“穿越”至两千多年前的广州,身临其境地体验各个历史场景,细致观赏珍贵文物,如西汉螭虎纽玉印、兽面纹瓦当等,甚至飞越怀圣寺光塔,俯瞰唐代蕃坊的繁华,遥望珠江水面商船络绎不绝的壮观景象……

这是广东涌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广府梦华录》,是越秀海丝幻境VR大空间的一项沉浸式体验项目。它利用先进的VR技术,精确地重现了广州的历史地标如坡山渡口、怀圣寺光塔等,并生动地复原了唐宋时期广州蕃坊的繁荣景象。

该公司总经理钟凯还透露,未来景区体验将陆续“上新”,如载人飞行器将“入驻”低空观光,VR技术带领观众穿越《山海经》神话世界、从南宋穿越到现代广州塔,“触碰”各种“文物”……像打游戏“闯关”一样,“解锁”更多历史古迹。

更神奇的展区是一站式智慧化体验站,这里可短时间完成数字分身拍摄与创建。杭州优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在两平方米空间内,用140个高清摄像头通过阵列式拍摄、扫描技术,一键拍摄两次,瞬间获取身体局部细节,抓取海量二维图像数据,借助大数据算法算力迭代升级,5分钟内就能创建出属于自己的数字虚拟人,还原度极高。

目前项目已在张家界百龙天梯、北京奥森公园、乌镇等多地落地。游客拍摄后,3分钟内可在小程序或 App中免费看到自己的数字人,付费之后(取决于运营商)就能保存。创建的数字人有多种动态,可与景区宣传结合,这种新奇体验能吸引游客在朋友圈分享。

双赢产品才是好的文旅产品

作为内容供给方的企业,常常是埋头创新练就“十八般武艺”,“我的技术国内领先,甚至世界第一”却面临缺乏平台展示推广给景区,又或与景区需求难以匹配,感慨文旅之路不好走,迫切需要一个施展的“舞台”。

深圳会心文化艺术总监钟姝丹告诉记者,他们立足深圳辐射全国,拥有数十部原创剧目,“很高兴来到对接交流活动现场,加了很多微信,很多人表示感兴趣,现在谈的景区特别多。”她介绍,旅游演艺项目投资周期比较长,“哪怕我们是微演艺,也是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希望能做出在地化、差异化“小而美”的精品,“不能让景区有很大的负担,希望做一个就能成一个,让甲方能赚钱,乙方也能赚钱,这才是双赢,才是好文旅产品。”

杭州优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斌表示,虽然目前在广州还没有项目落地,但有意向的都是头部景区,“未来能给规模小些的景区更好的带动作用,提高转化率”。由于设备费用不是一笔小投资,他们还为景区提供了多种合作方案,保障项目健康运营。

广州吾悦儿童戏剧创始人张眉连续两天到场参加对接交流活动,其工作室创作有多部口碑很好的儿童剧,希望借此活动多跟景区和同行对接交流,寻找更多演出机会。

对接交流五大专场有料到

怎样才能跟上无人机、AI、AR等技术迭代掀起的高科技浪潮?从“门票经济”向“综合消费”转型,景区经营如何解决痛点?如何让景区IP赋能消费升级?哪些文创、非遗、演艺更适合自身定位?这些都是作为需求方的景区关心的问题。

在广东,“文旅+”创新融合的重要性尤为凸显。一方面,是不断细分升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景区也急需更多元丰富的产品、体验,持续提升供给吸引力。

旅游景区新供给新需求对接交流活动主办方特别设置了“文化创意进景区”“智慧旅游进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特色演艺进景区”“打造景区新业态新空间”5个专场,来自旅游行业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供需双方的企业家们共同围绕“景区+”的理念,探讨文化创意、智慧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演艺、新业态新空间赋能景区焕新、扩大新供给满足新需求的多种可能。

多位大咖就文创思维如何推动传统景区提质升级、如何拓展优质文化资源的现代表达等展开深入对话。

“景区发展的资源时代已经过去,产品化时代正在强化,场景化时代正在到来。”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张辉教授在“打造景区新业态新空间”专场活动中指出,随着观光旅游的发展,我国景区形成三个发展阶段——早期强调空间和建筑,中期强调环境和景观,近期则强调场景和业态。当前,场景化及多业态选择成为各景区发展的共识,“场景化、生活化的旅游需求兴起,景区的转型与业态调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广东省一直是中国文旅业态和空间创新的先行者和试验田。从康养旅游的兴起,到沉浸式旅游、都市露营等新业态的涌现,再到“演出+旅游”等新模式的融合,这些都为景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梁增贤表示,这些新业态、新空间不断提醒我们——文旅产业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

当“Z世代”成为旅游消费的时代主体,该客群的“情感消费”需求催生沉浸式业态的爆发,景区二次消费潜力亟待释放。在“特色演艺进景区”现场,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曲柳提出,演艺赋能不仅提升了游客的停留时长和消费频次,更将以“文化活化”实现景区IP的强基焕新,为“人、景、情”共生共融的文旅未来提供破局路径。

文|记者 黎存根 刘星彤 实习生 许静 胡思婷

图|主办方提供

相关文章:

胡塞武装再次击落美军无人机04-14

#(体育)田径——2025年全国田径大奖赛(第1站):广东队获男子4x100米接力冠军04-13

在华北和广东吹的是同一阵狂风吗?04-12

乌称基辅遭俄无人机袭击致3人受伤04-12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公布,广东多个知名品牌入选04-12

密集开行特色专列,山东载着“银发族”驶向“诗和远方”04-12

一场盛会共赴“未来之旅”,交流对接促广东文旅供需双赢04-12

最新 | 风几点到?天津一区刚刚预警!雷阵雨+小冰雹,局地雨强较大!关闭信息大汇总→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