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是维系生命的源泉,失血过多可能引发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当一位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七旬老人遭遇上消化道大出血,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抢救在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本部院区急诊医学部惊心动魄地上演。
“大夫,救命啊!”凌晨,一声急切的呼救声划破了急诊病房的宁静。医护人员迅速冲进病房,眼前的景象触目惊心——于女士正大口大口地呕吐鲜血,身下床单已被染红,呕血量超过500ml,血压骤降至75/50mmHg,心率飙升至150次/分,监护仪刺耳的警报声与家属焦灼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
这位患有重度心力衰竭、高血压3级、2型糖尿病的患者,本因肺部感染住院治疗,却在入院第10天突发致命性消化道大出血。血红蛋白持续下降至75g/L,苍白的脸色与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无不昭示着生命的危急。
“争分夺秒,先保住生命!”急诊医学部郑琳副主任斩钉截铁地说道。她在最短的时间内申请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专家迅速集结会诊,考虑到患者高龄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医疗团队当机立断实施保守治疗方案:凝血酶散冰盐水注入、紧急输血、持续泵入抑酸护胃药物、扩充血容量、补液......一些列抢救措施如精密齿轮般环环相扣,终于,患者病情得以控制。
次日,患者意识转清,复查生化指标后发现血红蛋白较前上升,但血压回升仍不理想。医护团队持续输血维持生命体征,精准调控升压药物,同步开展抗感染及电解质平衡治疗。经过5天的规范化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血红蛋白稳步回升,呕血、黑便症状完全消失,生命体征终于趋于平稳,可经口进食。


“是你们救了我妈的命!”出院时患者家属紧握医护人员的双手激动地说道。对于急诊团队而言,这场惊心动魄的抢救正是日常工作的缩影。“每当看到危重患者在团队协作下重获新生,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郑琳道出了全体医护人员的心声。
从突发呕血到转危为安,这场生命保卫战不仅展现了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团队快速反应、精准施治的专业素养,更彰显了多学科协作救治急危重症的强大优势。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过硬技术和仁心仁术守护岛城百姓健康防线。
消化道大出血是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危害程度极大,若不及时止血,死亡率极高,成年人每年发病率为100/10万~180/10万,病死率为2%~15%。消化道出血可以是食管、胃、小肠、大肠、肛周等部位的任何病变,也可能是静脉出血、动脉大出血。

在临床上表现为呕吐咖啡色液、黑色胃液、呕血、黑便、柏油样便、血便等。患有此症的成人一天的失血量在50ml以上会出现黑便;250ml以上会出现呕血。如果在短时期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超过人体循环血量的20%,会出现口干、尿少、心悸、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烦躁、神志恍惚甚至昏迷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因此凡是考虑消化道出血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
(半岛全媒体记者 毛梓权)
相关文章:
不坐“情绪的过山车”04-03
流感药物市场闯入搅局者:玛舒拉沙韦上市,青峰医药急于切入新赛道04-02
生死时速!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打赢消化道大出血阻击战04-02
追思活动缅怀纪念捐献者04-02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被处罚04-02
我国专家找到癌细胞补给“运输工”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