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柔性执法点亮城市温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17:06:00    

陈相

近日,一则“父子摆摊仅剩5元,城管处罚后月入6000”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据报道,王先生携子在深圳摆摊谋生,首日收入仅5元,又因违规占道遭遇城管执法。情绪崩溃的父子最终在城管队员的帮助下成功入职市容巡查岗位,月收入稳定在6000元左右。这不仅是一个温情的个体故事,更蕴含着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启示。

表面上看,这是一次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的“偶遇”与“特殊处理”,但其背后实则有成熟的制度设计与治理理念作为支撑。深圳自2023年推行“以服务代处罚”机制,允许困难群体通过志愿服务抵扣小额罚款,并联动街道开发公益性岗位。城管队员采取的心理疏导、以服务代处罚、精准就业帮扶这“三步帮扶”,并非单纯的个人善举,而是政策灵活性与基层裁量权的有机结合。

事件中最具启示意义的,是当事人从“违规者”到“共建者”的身份转换。王先生父子从占道经营的摊贩转变为市容维护的辅助人员,不仅解决了生计问题,更在参与治理的过程中增强了对规则的理解和认同。这种“共治模式”打破了传统管理中“猫鼠游戏”的对抗关系,使市民从被管理的对象转变为城市治理的参与主体。

“规则是底线,人心是天线”,一位网友的点评道出了现代城市治理的精髓。一座伟大的城市,不仅要有整洁有序的“面子”,更要有包容温暖的“里子”。深圳的这次实践表明,刚性执法与柔性关怀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治理手段。当执法者手握法理却不忘情理,当城市管理既维护秩序又关照人性,城市才能真正成为“弱者的避风港,强者的追梦地”。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深圳的这个案例为我们展现了基层治理的新可能:用制度保障公平,用温度守护尊严,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希望。

相关文章:

焕新净桶,崂山完成垃圾桶清洗2万余个次,既要“面子”又要“里子”09-08

柔性执法点亮城市温度09-08

在SIAT当实习科学家是一种什么体验?且听中科附高学子怎么说09-06

今起调图!广深城际一站直达列车增至28列09-06

主办哈利波特“禁忌森林”中国首展,「唯壹文化」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 36氪首发09-02

家门口看病最多省8成,深圳社康用“价格+服务”圈粉千万08-28

太原城管部门启动防汛应急预案 人机联动做好防汛处置08-24

27岁男子独自攀登七娘山,在山顶给女友发送风景照和视频后失联至今,目前仍在搜寻中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