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
5月10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圆满结束对俄罗斯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后回到北京。此访期间,中俄双方发表了关于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强调不能以牺牲他国安全来保障自身安全,应当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致力于构建建设性大国关系。这是继2016年、2019年之后,中俄双方第三次就全球战略稳定问题发表联合声明,充分体现了中俄对该问题的重视,以及努力维护和加强全球战略稳定的大国担当。
核武器是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它尚未被全面禁止并最终彻底销毁之前,战略稳定特别是核武器国家之间的核战略稳定是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保证,国际社会必须将核战略稳定放在全球战略稳定的核心关键地位。然而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冷战思维、强权政治、霸权扩张卷土重来。中俄再一次就全球战略稳定问题发表联合声明,有助于促进国际社会就全球战略稳定凝聚共识,有助于合力应对各种危害全球战略稳定的逆流,有助于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不打核战争”“避免陷入恶性军备竞赛”已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东盟、非盟、“新议程联盟”及众多无核武器国家均呼吁核武器国家采取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如今,战略稳定不仅包括军事上不冲突、不对抗,也包括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仅包括核领域稳定,还包括外空、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稳定。需要看到,当前地区热点此起彼伏,牵涉其中的核武器国家关系紧张,个别大国斥巨资升级“三位一体”核力量,通过“核共享”“延伸威慑”安排打造“核联盟”,还把陆基中短程导弹部署在其他核武器国家的家门口,这些做法为国际安全带来巨大风险,给当今世界的核战略稳定造成严峻挑战。
在这一历史节点,中俄再次就全球战略稳定发表联合声明,是为了捍卫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了将五核国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中“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的原则落到实处,切实降低核战争、核冲突的风险,消除恶性军备竞赛的隐患,防止不负责任的新型核扩散行为,遏制冲突向新兴领域蔓延。国际社会看到,在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注入正能量这件事上,中俄在做实事。
中俄在联合声明中提出一系列具体而可行的建议。例如,声明强调针对危机和冲突采取预防性措施理应优先于“管控”对抗及对抗升级,表示“双方致力于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个别国家“将有关机制用于对他国的技术和经济遏压,以及实施非法单边限制措施”。这些都值得国际社会认真倾听。声明还就防止外空武器化、充分遵守《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人工智能技术军事应用等提出了鲜明主张,为完善新兴领域全球安全治理指明了方向。
当今世界人民命运与共,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只有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体系,维护二战以来形成的国际秩序,才有可能实现共同安全。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安全乱云飞渡之际,中俄作为二战战胜国、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已经并将继续为全球战略稳定作出不懈努力。与此同时,在全球构建全面、综合、可持续安全,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关文章:
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中国又干了件实事05-12
巴基斯坦外交部:巴方对印度侵略行为作出负责任的回应05-11
中方此时“同意”,有三大考虑05-10
跨越时空,守护共同的历史记忆05-09
香港金管局近期四度入市稳港元汇率,共向市场注入逾千亿港元05-08
泽润新能敲钟创业板,技术赋能玩转万亿赛道,连通“光伏蓝天”与“电车绿海”05-08
金观平:着力破除制约消费的堵点痛点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