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4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今天,省林业局发布消息,我省正式签发首批“湘林碳票”,标志着湖南在探索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机制、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上迈出关键一步。
我省行政区域内权属清晰的人工乔木林地、竹林地、油茶林所产生的碳汇量要转化为真金白银,需要以官方凭证为依据,这个依据就是“湘林碳票”,由林业部门经计量、监测、审核等严格程序确认后签发。“湘林碳票”可用于交易、抵(质)押、融资、抵消碳排放等。
去年,我省启动林业碳票试点,在怀化市、浏阳市、桃源县、炎陵县、安仁县、花垣县、金洞管理区等一市六县(区)探索“湘林碳票”应用,均取得良好效果。根据试点经验,省林业部门建立健全了“湘林碳票”管理规章制度,为碳票开发、交易、监管搭建起完整制度框架,确保每一份碳汇量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为全面推行碳票筑牢根基。
据介绍,省林业局正式签发的第一张“湘林碳票”发放给会同县广坪国有林场。2024年该林场241.46公顷杉木林,测定初始碳票减排量为29888.7吨,市场交易估价约300万元。
省林业局负责人表示,以碳票为纽带,我省将加快拓展生态司法、文旅碳中和、会议碳中和、质押融资、跨产业融合发展等多领域碳汇产品实践,推动绿水青山在碳汇市场中焕发新活力,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相关文章:
阜阳:1.6万户企业以“信”换“贷”08-19
强信心 看数据丨消费跑出加速度,动力何在07-25
湖南银行娄底双峰县支行党支部助力乡村振兴 情暖困难群众07-08
河北推出21条措施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06-29
2024年湖南最大电力负荷5200万千瓦 京广沿线负荷相对集中06-25
山西省为民企招投标规划“清晰”跑道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