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与热爱共舞,霜华掠影三十载——(引题)
韩伟:用镜头讲述“冰雪故事”(主题)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
冰场上的疾驰、篮球场上的跳跃、镜头前的凝视……他的人生与冰雪共舞,却让每一帧影像都迸发着炽热。作为哈尔滨日报社的一名摄影记者,韩伟用三十余载光阴将冰刀划过的轨迹与雪花凝结的荣耀,一一收进镜头。

韩伟用镜头记录赛场的精彩瞬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从道外区业余体校的冰球少年,到昆明军区篮球队的首发控卫,再到记录亚冬会、奥运会的资深体育摄影记者,光阴流转,变换的是外表的身份,不变的是内心的坚守。韩伟说,其实每一次转身都不是告别,而是对热爱的重新定义。
冰刀为笔 留下年少烙印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哈尔滨,寒风裹挟着冰雪,道外区业余体校的冰场上,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反复练习滑行。那是刚刚迈进体育大门,还在上小学的韩伟。彼时的他爱跑爱跳,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就像个不知疲倦的小马达,他的那股子活力被学校体育老师看在眼里,很欣赏他对运动的热情,便将他推荐到道外区业余体校冰球队,命运的齿轮就此开始悄然转动。
国家冰球队原队长、启蒙教练郑革的出现,将冰球的精髓注入了韩伟的血液。从基础的滑行,到精准的击球;从体能极限的突破,到团队协作的领悟,冰场成了他淬炼意志的熔炉。汗水终于浇灌出果实,他逐渐成长为市少年冰球队的一员。
然而,成长的代价也随之而来。多年的半专业训练,让父母非常忧虑他的学业,初中毕业后他只好暂别冰场,进入电缆厂中专学习。他未曾想到,这段中断并非终点,而是另一段历程的伏笔。冰球赋予他的敏锐与倔强,令他在另一片疆域里破土生花。
体育作弦 绽放青春交响
进入电缆厂中专后,韩伟惊喜地发现同班同学竟是同在市体校的篮球班队员。在同学的热情邀请和鼓励下,他再次踏上体育之路,进入篮球的殿堂。运球、突破、投篮……他从零起步,再次沉醉于体育竞技的快乐之中,并凭借努力成功进入哈尔滨师范大学篮球队。
命运的垂青总在不经意间降临。1990年,昆明军区篮球队到校选拔队员,他本以“凑数”的身份上场,却因三分远投与霸气的扣篮被选中,进入了部队篮球专业队。六年时光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南征北战的比赛、与战友的并肩拼搏……那些为胜利嘶吼的瞬间、身上层层叠叠的伤疤,成为他青春最炽烈的印记。
然而,随着部队裁军,体工队解散,他又不得不告别心爱的球场。他以为,这次真的要与体育彻底说再见了。但缘分就像一根无形的线,始终不离不弃地牵引着他。
光影成诗 再续冰雪情缘
1995年底,韩伟转业至哈尔滨日报社摄影部。1996年,哈尔滨承办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命运的轨迹再次让他与冰雪运动相会。因曾经的运动员背景,报社领导建议他学习体育摄影。就这样兜兜转转,韩伟端起相机,以另一种身份重返熟悉的冰场。
多年的运动员经历,让他对体育赛事的节奏和情感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一幅幅作品接连斩获国家体育摄影大奖。而每一个奖项背后,都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和对体育赛事的全情投入。短道速滑选手夺冠时眼含热泪的欣喜、花样滑冰运动员腾空时的优雅弧线、冰球守门员扑救时的奋力一搏……他的镜头不仅是记录,更是对体育精神的解读。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在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上,韩伟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画面。当镜头对准谷爱凌的1620度转体、武大靖的“王者归来”时,他仿佛看到了少年时冰场上那个执着的自己。而今,年过五旬的他仍活跃在赛场边,用镜头讲述新一代运动员的故事。他说:“体育从未离开我,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让我继续为之沸腾。”
从冰球少年到篮球健将,从赛场英雄到镜头背后的记录者,他的人生始终与体育同频共振。冰雪赋予他坚韧,竞技教会他无畏,而镜头则让他成为永恒的见证者。
来源:哈尔滨日报
相关文章:
三个赛点同时进行!印江中小学“校超”开赛04-13
涉及饮食、体育旅游和老年人,促进健康消费具体这么干04-10
韩伟:用镜头讲述“冰雪故事”04-08
体“谈”记忆|“上海德比”今晚上演,走过二十余载的东华足球会曾历经辉煌04-06
OPPO Find X8 Ultra新特性公布:长焦微距终于来了04-05
展棋生物落户哈尔滨新区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