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以刑事案件最后一问,问出潜在风险;
以民事案件最后一劝,劝出案结事了;
以行政环资案件最后一评,评出政通人和;
以案件庭审结束的最后一送,送出春风化雨。”
四个“小切口”创新,如同一个个水滴,凝聚起奔腾不息的力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西安中院公众号推出“细微善治·法润民心”融媒体栏目,记录西安法院法官如何在审理案件时深挖潜在犯罪线索,探究矛盾起源、释法明理,用情用心化解纠纷的过程,展现广大干警通过“四个最”小切口创新提升工作质效,实质化解纠纷、彰显人文关怀,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敬请关注。
从攥紧的拳头到谅解书上的指印
夜幕下的缠斗
静谧的夏夜,几盏路灯发出的微弱的光,只听得飞蛾在路灯的玻璃罩撞出细碎的声响,某大学宽阔的路面映出五名夜班保安的影子。
五十多岁的组长老辛站在夜班当值的四名保安面前,手里攥着签到簿,签到表上周某22:30那一栏仍是空着,而图书馆外墙上巨大的钟表显示时间已至23:05。
“刚在对讲机里叫你,你咋不回话?”
老辛瞪着老周说道。
一旁的三名保安看了眼被训话的老周,下意识地后退半步。
“你管得个宽,我人不是在这呢......”
老周话音未落,被驳了面子的老辛就一步迈到他的面前,一把将其推开。
本就因当众被呵斥窝了一肚子火的老周也毫不示弱,两人顿时缠打在灰亮坚硬的水泥路上,嘶吼声、制止声、周围物件的翻倒声打破了深夜校园的宁静。
次日,老周向公安机关报案。经鉴定,老周腰部横突骨折、肋骨骨折、牙损伤,构成轻伤二级,老辛多处头皮裂伤构成轻微伤。随后,公安机关以故意伤害案立案侦查,对老辛采取了强制措施,老周也被派出所处以罚款五百元的行政处罚。
寻找连接调解和谅解的“引子”

“哗啦”一声,老周的CT片在西安中院刑一庭法官骆成兴的案头铺开,他又翻出公安调查和法院一审的开庭记录:两次调解、两次掀桌、闹上法庭,结果是老周承担20%的责任,而老辛被判一年又四个月并承担80%的赔偿责任,后被执行逮捕。
一审判决后,老周并没有收到治疗伤病前期垫付的医药费,并声称接下来会申请执行;而老辛也当庭提请了上诉,并提起了行政诉讼,请求撤销派出所对老周罚款五百元的行政处罚,认为应对老周行政拘留。同时,老辛的家属还向二审法庭提交票据认为老周也应承担其造成老辛轻微伤的经济损失8000余元,并打算另行诉讼。
双方都一副不把官司进行到底誓不罢休的气势。
面对这起故意伤害和附带民事案件的卷宗,从事刑事审判14年的骆成兴心里却越发凝重。“辛某对周某造成伤害,其过错理应承担责任。但如果就案办案、一判了之,却可能产生两个不堪重负的家庭和一件又一件的衍生案件。”他在心里思索着,“是否存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恰当契机,阻止一层层垮塌的多米诺骨牌?”
厚厚的卷宗旁,他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几处思考所得和案件细节:
1.案发后,辛某经公安机关电话传唤到案,在侦查阶段多次如实供述罪行;
2.周某牙周炎和牙根尖炎的治疗费单据显示有扩大治疗牙损伤的可能,还需要再确认直接的因果关系;
3.除了外伤,双方更多是“心病”,分清是非是治病的前提;
......
6.“用‘最后一劝’,获取被害人的谅解。如果被害人可以谅解,那就有契机。”
骆成兴写下了心里的答案。
案几前的分析告一段落,接下来就要动手寻找连接调解和谅解的那根“引子”。
让一切重归安稳与静谧
医院、拘留所、学校、双方家里,合议庭成员在这些地方奔波了几个来回,隐藏在案件背后的调解契机逐渐显现出来:
两人都是学校附近村里的村民,自2022年起就搭班共事,值班记录的打卡栏上,周某和辛某的名字经常一起出现。
“老哥俩以前从没闹过矛盾,忙起来经常是你给我打份饭、我给你带瓶水。”
当天现场的另一名保安说道。
“老辛靠着当保安养活了俩娃,一个考上了研究生、一个正在念大学。他就是一时糊涂,把自己送进了拘留所。现在俩娃的生活费可咋办。”老辛媳妇诉苦道,“只要对方肯谅解,我们一定想办法筹钱补偿他们。”
法官们看到老辛的家里摆设十分简朴。
“我很后悔动了手,最好谁都别蹲监狱。”拘留所里,老辛压抑地呜咽着,他看起来憔悴了许多。

老辛在懊悔和自责中寻求弥补过错的方法,承办法官也找到老周,以“背对背调解”逐条逐项地计算经济账、时间账、人情关系账,以“最后一劝”推心置腹地说事实、摆道理、讲法律,解决产生矛盾纠纷的根源性问题。
“看到老辛蹲监狱,我心里也过意不去啊!”从愤怒,到沉默,再到释怀,在骆成兴的耐心劝说下,老周攥紧的拳头一点点松动。
向司法局发调查评估函、与检察机关沟通出庭意见、为老辛判处缓刑做准备,让双方当事人及家属感受到人民法官的善意和行动,合议庭将一件件事项一步步落到实处。
2025年2月的一天,老周一字一句地阅读完调解笔录,最终将红指印重重地按在自己的名字上。在二审开庭前,老辛也一次性支付了全部8万元的赔偿款,而鉴于老辛初犯、偶犯,二审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释放当天,老辛就到法院撤回了对公安机关的行政诉讼。
两人的人生和家庭因小口角而酿成的大裂痕,在法官“诉讼到我为止”的担当和“最后一劝”的努力下逐渐修复。
如今,老周的伤已完全恢复,缓刑期间的老辛也能正常耕作,两人的生活即将重归安稳,恰如那一晚静谧的月光。
来源| 西安中院
相关文章:
从攥紧的拳头到谅解书上的指印|“细微善治·法润民心”04-07
西安临潼区“书香满临潼 阅读正当时”全民阅读暨“绿书签·护苗”朗诵展演活动正式启动04-06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将同特朗普举行会晤04-06
水花消失术×2,全红婵、陈芋汐单人跳也能“神同步”04-05
王世广:扎根基层的法治“守护者”04-05
醉驾坠河两人被困,危急时刻民警跳入河中!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