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源媒汇 胡青木
每周一篇的风险提示公告,江苏吴中已经连续发了6周了。
公告显示,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监管部门依照相关法律,已对江苏吴中展开立案调查。倘若调查结束后,经认定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那么公司股票将不可避免地被强制退市。

截图来源于巨潮网
作为江苏苏州的一家老牌上市公司,曾有“中国普教第一股”之称的江苏吴中,此前已连续两年亏损,2022年、2023年分别亏了7000多万元。而就在两个多月前,靠“童颜针”等医美业务翻身的江苏吴中,才刚刚发布了2024年预计扭亏为盈的公告。
好不容易业绩好转,却又突然面临退市风险,此前江苏吴中到底经历了什么?
子公司骗取出口退税
2025年3月初,江苏吴中发布了一则公告,揭示出此前的一桩横跨7年、涉案金额高达2.42亿元的出口退税诈骗案。

出口贸易概念图 | 源媒汇制
2011年,当江苏吴中全资子公司吴中进出口的董事长杨锋在合作协议上签字时,他或许并未意识到,这个动作将开启一场长达7年的跨境骗税迷局。
协议的另一方是商人林锡钦,一个深谙财税漏洞的操盘手。表面上,吴中进出口以每出口1美元收取0.1元服务费的“合法代理”模式开展业务;暗地里,林锡钦的团队已在内地和香港织就一张精密骗税网:广州臻睿等境内公司负责虚开增值税发票,香港佳泽等壳公司则扮演资金中转站。
这场骗税的核心逻辑堪称精密。
林锡钦控制的广州臻睿等境内公司,以票面金额4%-5.5%的成本,向长沙多家企业购买数码相机类增值税专用发票,然后再通过批量采购数码相机后低价抛售(低于市场价0.5%-1%),快速产生真实销售记录,形成大量“富余销项票”。这种操作既掩盖了虚开发票痕迹,又为后续退税提供了合法票据凭证。
接着,林锡钦再将单价较低的低端数码相机及镜头重新包装,伪造成单价较高的高端型号,通过深圳、广州等海关报关出口至香港。随后,林锡钦将境内公司的人民币资金通过他人账户兑换为美元,再汇入其控制的香港佳泽等壳公司账户,伪造“境外客户支付货款”的假象。
而货物抵达香港后立即拆箱,经灰色物流渠道走私回流至内地仓库,重新打包后再次循环出口。
杨锋的吴中进出口,在这一流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吴中进出口将林锡钦团伙的代理出口业务伪装成自营出口,利用其上市公司子公司的资质,为虚假交易提供合规背书。具体操作中,吴中进出口负责签订出口合同、办理报关结汇、申请退税等关键流程,每出口1美元收取0.1元服务费,成为资金和票据流转的核心枢纽。
在吴中进出口的掩护下,发票流、货物流、资金流这三套原本独立运作的“齿轮”精密咬合、协同运转,每完成一次循环,便能套取数十万的退税款。

据披露的起诉书显示,仅2016-2018年,吴中进出口累计收到林锡钦团伙虚开的1.49万份发票,价税合计15.24亿元。粗略计算,单票均价高达10.25万元。这些发票被集中用于制造虚假采购成本,构建出口退税所需的“进项-销项”匹配链条。
源媒汇查阅江苏吴中过往年报后发现,吴中进出口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累计实现的净利润仅为356万元。然而起诉书显示,通过协助骗取出口退税,同期其非法所得竟高达16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林锡钦作为这桩骗税案的主犯,已经被判决;而杨锋作为从犯,也已于2021年10月末被有关部门抓获。
杨锋作为吴中进出口时任董事长,江苏吴中当时却未披露相关信息。直到2025年3月,江苏吴中才在公告中透露杨锋被抓的细节,而此时距离杨锋到案已过了3年半。基于这种情况,监管部门才会指控江苏吴中涉嫌信披违规。
这场横跨7年的骗税大戏,为何直到案发多年后才被揭开?
源媒汇梳理时间线后,发现了其中的一些蹊跷。
跨越多年的烂摊子
江苏吴中的前身,为1994年成立的苏州吴县校办工业公司,初期以服装和医药业务为主。1999年,江苏吴中在上交所上市,被誉为“中国普教第一股”,为苏州市吴中区首家、苏州市第六家上市公司。
2002年,朱天晓作为吴中区教育局局长,通过受让51%股权成为了江苏吴中控股股东——吴中控股的实控人。
到了2013年,朱天晓因涉嫌违纪被调查后,赵唯一、姚建林等9位自然人股东通过吴中控股共同控制江苏吴中,但未形成单一实控人。
2018年2月,原9位自然人中除了赵唯一、姚建林外的7位,将合计60.61%的股份转让给了杭州复晖实业,后者也成了江苏吴中的控股股东。公告显示,彼时的这笔交易旨在积极投身实业,以江苏吴中为平台进一步整合行业优质资源,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到了2019年8月,姚建林将所持吴中控股10%股权转让予复晖实业。此次交易完成后,吴中控股股权结构调整为:复晖实业持股70.61%,赵唯一持股24.24%,姚建林持股5.15%,控股股东层面的股权重组正式尘埃落定。

截图来源于天眼查
复晖实业2018年2月入主江苏吴中后,实控人变更为钱群英。钱群英入主初期延续医药主业,但由于当年江苏吴中的归母净利润为-2.86亿元,迫使公司向医美赛道转型。2021年江苏吴中斥资1.66亿元获得韩国“童颜针”AestheFill大陆地区代理权,2024年该产品上市后,才有了前文提到的扭亏为盈公告。
多年的股权变动说完后,再说回这次的骗税案。
杨锋在2011年7月至2018年12月担任吴中进出口董事长期间,参与的骗税行为横跨朱天晓、9位自然人共治、钱群英三次实控人变更,因此也导致责任归属陷入法律与实务的双重模糊地带。

钱群英等一众现任管理层,需要为这场横跨多年的烂摊子负责吗?
新管理层与骗税行为有交叉
钱群英的复晖实业是2018年2月入主的江苏吴中,但直至2018年11月末,杨锋仍在通过吴中进出口帮助林锡钦骗税。
要判断现任管理层是否需要为江苏吴中子公司骗税案承担责任,以及需要承担哪些责任,确定他们是否知情很重要。目前,监管部门的调查仍在进行中,最终结论尚未明确。不过,源媒汇通过梳理公开信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监管部门发布的起诉书中提到,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除了吴中进出口以外,林锡钦还与一家名为“苏州开天物资”的公司签订了数码相机类产品出口合同。
天眼查显示,在以上骗税时间段内,该公司的控股股东有过多次变更。
开天物资成立于2013年。2014年3月,达元网络(后更名为“山脉国际贸易”)成为其控股股东。2018年3月,荻溪资本从达元网络手中接过开天物资的控制权,成为新的控股股东。仅仅4个月后,苏州吴中投资又从荻溪资本手中拿下了开天物资。
而在2018年3月接过开天物资控制权的荻溪资本,与复晖实业是存在关联的。天眼查显示,荻溪资本实控人王凯的另一重身份,为苏州辰升控股的法定代表人,而苏州辰升持有复晖实业20%的股份。

截图来源于天眼查
前文提到,江苏吴中现实控人钱群英的复晖实业,是2018年2月入主江苏吴中的。也就是说,仅在一个月后,复晖实业的小股东法人王凯就去接手了开天物资,后续复晖实业又将后者编入了吴中投资的麾下。
因此在监管部门提到的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这一时间段内,现控股股东复晖实业在2018年3月后就与开天物资产生了关联,进而与披露的违规时间区间形成了交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复晖实业入驻江苏吴中后,吴中进出口2018年7月的法定代表人就变更为了骆啸。虽然并未有公开信息显示骆啸的过往任职经历,但此举过后,现任管理层在吴中进出口上,也与前述监管部门披露的违规时间区间产生了交集。
针对现任管理层是否对骗税案知情,以及一旦退市会产生的潜在影响,源媒汇向江苏吴中董秘办以及证券部发送了问询邮件,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这起骗税案是一起精心策划、环节复杂的经济犯罪案件。林锡钦利用吴中进出口以及开天物资等公司的合法身份掩盖其非法行为,通过虚开发票、虚假出口、走私回流等操作,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骗税链条,骗取国家巨额退税款。
这场横跨多年的骗税大案,是企业治理失效的标本,更是资本市场的试金石。它警示所有市场参与者:合规不是成本,而是企业的生存底线。
相关文章:
刚刚扭亏为盈的江苏吴中,站在退市悬崖边上04-24
医药短缺 加沙超400名肾病患者死亡04-24
演练公告!04-24
测绘股份:控股股东所持844万股解除质押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5.07%04-23
江苏荣浩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分析会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