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国际海事组织11日宣布,批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件六修正案草案,强制实施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排放框架。这是世界上首个将整个行业领域的强制性排放限制和温室气体定价相结合的框架。
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11日在英国伦敦闭幕。国际海事组织在会上宣布这一决定。新框架的核心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全球航运业净零排放,将适用于总吨位超过5000吨的大型远洋船舶,这类船舶目前约占全球海运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5%。新框架不仅确立了强制性燃料标准,还引入了全球范围的碳定价机制,从而通过“双轨制”推进减排:
一是设立逐年降低的全球燃料温室气体强度标准,
二是推行碳定价机制,对排放超标的船舶收取费用。
协议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设立“国际海事组织净零基金”。该基金将利用碳定价机制所产生的收入,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减排转型提供支持。
这些措施计划于2025年10月正式提交国际海事组织会议审议,如获通过,预计于2027年生效。留出的两年过渡期旨在为各方提供充分时间,以调整运营模式并投资于替代燃料和新技术。
国际海事组织是联合国专门机构,负责全球航运安全、安保以及防止船舶对海洋和大气造成污染。该组织成立于1948年,总部设在伦敦,主导制定了多项重要国际公约。
《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件六专门针对船舶空气污染,涵盖了包括能效在内的多项强制性规定。该公约现已有108个缔约方,按吨位计算约占全球商船队的97%。
相关文章:
AI的“第二幕”:英伟达4万亿美元市值背后,AI如何从“云端”到日常07-12
协和医院科技创新转化大楼落成,签署超2.5亿元的重大成果转化项目06-30
让“中国创新”惠及全球——访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林骁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