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数量达到353.9万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9万对。与此同时,年轻人的婚恋观念也推动着婚庆行业发生深刻变革。有些年轻人的婚礼预算分配从“场面优先”转向“体验至上”,更看重形象管理和情绪价值,这让跟妆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8月28日《中国青年报》)

过去,婚礼常被视作家族社交的重要场域,宴席规模、酒店档次、车队排场曾是衡量婚礼成功与否的标准。然而,当代年轻人正重新定义婚姻的仪式感:他们摒弃浮夸排场,转而追求“沉浸式”的情感体验。有的新人将婚礼现场布置成青春校园的模样,重现初遇时的青涩场景;有的选择户外草坪婚礼,让亲友在轻松氛围中见证爱情。这些充满故事性的设计,折射出年轻人对婚姻本质的深刻理解——婚礼不再是对外展示的“表演”,而是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与珍藏。
在“体验至上”的新风尚中,新人对形象管理与情绪价值的投入显著增加。数据显示,超60%的新人将30%以上的预算用于形象设计、情感策划等服务。婚礼跟妆师这一职业因此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婚礼中的关键角色:从清晨的清新妆容到晚宴的华丽蜕变,跟妆师以专业技法为新人打造完美形象;面对婚礼中的紧张与焦虑,她们通过专业手法与共情陪伴,化身新娘的“心灵疏导师”。这种“技术+情感”的双重服务,让婚礼的每一刻都浸润着安心与幸福。
年轻人对“体验至上”的追求,倒逼从业者加速创新。婚礼策划师需将新人的爱情故事转化为独特的仪式设计,跟妆师则要融合化妆、造型与心理学等综合技能,灵活应对婚礼现场的瞬息万变。例如,有跟妆师根据新娘气质设计“故事感妆容”,用色彩与造型串联爱情历程;也有团队推出“全天候情绪支持服务”,通过细节关怀缓解新人压力。行业从“标准化套餐”向“个性化定制”的转型,精准回应了年轻人对独特体验与情感价值的期待。
“体验至上”的婚礼趋势,让幸福回归本质,让仪式流淌温度。当婚礼从“场面工程”转向“体验经济”,不仅意味着消费观念的升级,更成为社会进步的生动注脚。年轻人将关注点从物质堆砌转向情感共鸣,从满足社会期待转向自我表达,让婚礼成为展现个体价值与生活态度的舞台。这种转变重新定义了幸福的内涵:真正的甜蜜不在于排场的宏大,而在于与爱人相视而笑的默契、亲友真诚祝福的温度,以及那些被用心设计的感动瞬间。(舒爱民)
相关文章:
“体验至上”让婚礼回归幸福本质08-29
理论视界|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07-11
最新通报:三亚市教育局原局长吴萍,要求下属跨省帮其女儿操办婚礼05-05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将美国港口展望下调至负面04-29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