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企业的界定通常基于以下几个标准:
财务困境:
企业上年度亏损,且固定性支出超过现金流入。
固定性支出:
企业的固定性支出(如租金、工资等)大于其现金流入。
经济恢复预期:
企业虽然目前面临困难,但有恢复经营的希望。
就业稳定性:
企业已制定稳定就业岗位的措施,没有裁员或少裁员。
合规性: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省及所在区域产业和环保政策(国家限定行业除外),并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
认定程序通常由当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工业和信息化、国资、税务等部门负责。认定为特困企业后,企业可享受一定的财政补助,以帮助其渡过难关。
相关文章:
【两区动态】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斯太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水政专项执法行动09-05
51家粤企上榜中国民企500强08-29
东莞潮玩何以“圈粉”海外08-23
阜阳:1.6万户企业以“信”换“贷”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