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最经典十首,尽显伟人胸襟,一生必读:
第一首、《沁园春·长沙》第二首、《沁园春·雪》
第三首、《七律·长征》第四首、《忆秦娥·娄山关》
第五首、《采桑子·重阳》第六首、《清平乐·会昌》
第七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第八首、《水调歌头·游泳》
第九首、《蝶恋花·答李淑一》第十首、《卜算子·咏梅》
用古体的诗词,来展现时代的精神,这是康震老师对毛泽东诗词的评价。
如此高的评价,源于毛诗在古体诗词中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而这些诗词作品,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从“独立寒江,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到《沁园春.雪》,这一整个诗词的发展历程,既是一个伟人的历程,又是一个时代的历程,更是一个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跟随着时代创造伟大的一个历程。
以下是毛泽东诗词中最著名的十首,它们不仅展现了毛泽东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的历史观、人生观和革命精神。
第一首、《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赏析:
1925年晚秋,32岁的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时长沙,他重游橘子洲,想到自己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不由得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词中通过描绘长沙秋景和回忆往昔的革命岁月,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对青年一代的期望。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词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等句,展现了青年毛泽东的豪情壮志和革命精神。
第二首、《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赏析:
这是毛泽东最广为流传的一首作品,写于1936年2月。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又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这一年在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以壮丽的北国雪景为背景,展现了词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上片描绘雪景的辽阔壮美,下片则通过评价历史人物来抒发词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第三首、《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1935年,此时红军战士越过岷山,长征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整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展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通过“万水千山只等闲”等句,表现了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全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中国革命诗歌的瑰宝。
第四首、《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赏析:
《忆秦娥》这个词牌,在宋词中多写婉约之情,可在主席词中却截然相反。1935年,长征还未胜利,毛泽东指挥红军二渡赤水,于2月25日攻克娄山关,控制住这座雄关,使大部队顺利通过。
2月28日,毛泽东登上娄山关,极目四望,胜利后的心情无比激动,于是他欣然作笔,以《忆秦娥》为词牌,写下这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
整首词通过描绘娄山关的险峻和红军战士的英勇,表达了词人对革命征途的艰辛和牺牲的深刻认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悲壮。词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等句,展现了红军战士的坚韧不拔和革命意志的坚定。
第五首、《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赏析:
1929年10月11日,是农历的九月初九,即为重阳节。这年6月,毛泽东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整首词以重阳佳节为背景,抒发了词人对人生易老、革命不息的感慨。上片写重阳节的自然景色和节日气氛,下片则通过对比古今来抒发词人的豪情壮志。
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词人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展望。
第六首、《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赏析:
这首词写于长征即将开始之际。当时,国民党调集百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展开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红军和根据地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而毛泽东却受到了博古、李德等“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排挤,被剥夺了兵权,加上身体欠佳,心情十分苦闷,可他并不消沉。他登上会昌城西北的高峰会昌山,望着逶迤的山峦,写下《清平乐·会昌》一词。
整首词以会昌的自然风光为背景,抒发了词人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展望。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词中“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等句,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第七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赏析:
1949年4月,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遵照毛泽东和朱德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的要求,分三路强行渡江。4月23日晚,陈毅带领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欢欣鼓舞,于是写下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这是一首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歌颂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和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上片写南京解放的壮丽景象和人民解放军的威武雄壮,下片则通过对比古今来抒发词人的豪情壮志。
全词气势磅礴,语言凝练,是中国革命诗歌的佳作。
第八首、《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赏析:
1954年,中央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毛泽东视察了全部工程。1956年毛泽东巡视南方,又视察了大桥的施工。6月1日、3日、4日毛泽东三次畅游长江,写下了此词。
这首词以游泳为题材,通过描绘长江的壮丽景色和游泳时的豪情壮志,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信心与期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意境开阔。
词中“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等句,展现了词人的豪迈气概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第九首、《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写给当时的湖南长沙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的。词中的“柳”指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烈士,“杨”指的是自己的夫人杨开慧烈士。一九五七年二月李淑一把她写的纪念柳直荀的一首《菩萨蛮》词寄给作者,毛泽东便写了这首词答她。
上片通过描绘烈士的英勇事迹和家属的悲痛心情来抒发词人的哀思之情;下片则通过想象烈士在天之灵来寄托词人的怀念之情。
全词情感真挚深沉,语言优美动人,是中国革命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第十首、《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赏析:
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陆游的同题词《卜算子·咏梅》后,反其意而作。
1958年,“大跃进”遭受挫折,又连续出现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处于重重困难之中。而国际上又掀起了一股反华浪潮。在这样的严峻考验中,毛泽东写下此词,以此来鼓励大家要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
作者借梅花这一古老的诗词意象来抒发自己的革命情怀和人生哲理。上片写梅花的坚韧不拔和凌寒独自开的品格;下片则通过对比来突出梅花的高尚品质和无私精神。
全词语言凝练优美、意境深远开阔、情感真挚深沉、哲理深刻丰富、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之一。同时它也展现了词人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革命战士的崇高敬意。
以上十首诗词都是毛泽东的代表作之一,它们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先涂隔离还是先涂防晒(化妆最常遇到的10个疑难杂症,新手必看)12-04
栗子怎么做好吃(没想到板栗这样做香甜软糯,太好吃了)12-04
nepal是哪个国家(尼泊尔的介绍与未来发展分析)12-04
春日偶成的诗意是什么(宋诗春日偶成)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