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假是指 劳动者本人结婚时依法享受的假期。在这期间,用人单位会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工资,这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和权益的保护。具体来说,婚假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法定婚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劳动者按照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时,可以享受3天的婚假。
晚婚假:
如果劳动者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则可以在法定婚假的基础上增加15天,合计为18天(含3天法定婚假)。
路程假:
如果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可以根据路程远近,给予额外的路程假。
其他假期:
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再另外给予假期。
需要注意的是,婚假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应当给予相应的假期和工资待遇,不得克扣工资。此外,再婚者同样可以享受法定婚假待遇。
综上所述,婚假是劳动者在结婚时依法享受的假期,用人单位需支付全额工资,这既是对劳动者的精神抚慰,也是对其权益的保护。具体假期天数和附加条件需参照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相关文章:
清明假期完美收官,古镇焕新不止步,五一等你来二刷!04-08
交口街办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04-07
清明节假期日均出入境人次同比增19.7%04-07
数据观│585.6万人次!这个假期比天气更热的是↗↗↗04-07
2025年清明节假期国内出游1.26亿人次(12)#04-07
假日消费释放别样春光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