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百姓看联播丨酷!项目工地大秀“数字造楼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7 10:28:00    

全国两会的春风,送来了不少热词,“科技成果转化”依然高频出现。今天我们来看接地气版的转化现场。

这里是唐山市路北区,一座“会思考”的工地正颠覆我们的传统认知——戴着AR眼镜的工人、在空中当安全员的无人机、颜值和实力都在线的机器人……当我们还以为“基建狂魔”是大力出奇迹的时候,这里已经秀起了“数字造楼术”。

这边看,让1089份可视化图审报告提前揪出设计bug;把3年工期压缩进数字世界,有效规避施工调度的不合理问题,靠的都是让图纸“活”起来的BIM大脑。

“BIM技术可以理解为用电脑软件创建的一个三维建筑模型,包含大量数据和信息,不同团队能在同一个模型上协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把控施工成本、协助后期运维。”唐山创智城项目一期技术部部长王紫阳介绍。

那边瞧,埋头对混凝土地面进行抹光作业的机器人,沉默不语却有条不紊;戴上360°全景安全帽的工人,走到哪儿BIM模型就能跟到哪儿,误差超标能自动报警。

还有更酷的,这沉浸式剧场一样的五折幕,真实呈现项目建成后的样子,让荒地变高楼的“魔法生长”全程可视;无人机巡检员每天忙着生成3D进度图,顺手还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看明白没,数字技术指导项目建设,这是给工地装上了“智慧芯”。这个预计今年年底完工的唐山创智城项目,就像一座立体的数字创新实验室——这里浇筑的每一方混凝土,都藏着城市转型升级的智慧基因。

来源:冀云

相关文章:

无火光的电磁枪、可投手榴弹的无人机……我国陆海空军装备频上新05-03

最新 | 天津将添多家三甲医院!涉及西青区→05-03

数字安徽创新成果亮相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05-03

厦门和美天地开门迎客 商业面积约6万平方米05-02

学林随笔|近地之上,千米之下,绘制一幅智能安全图谱05-02

第八届数字峰会数字产业集群专题会议举行05-02

全国劳动模范尹周:工地上的创新先锋05-01

签了!苏州拿出的三件“法宝”,“湘”当期待!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