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类的保存期限主要依据合同类型和相关法规的规定,具体如下:
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0条,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2年备查。
购销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
借款合同
借款合同涉及企业等组织的财务往来,根据相关规定,原始凭证等会计资料最低保管期限为30年。
其他合同
一般情况下,合同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和10年。具体保管期限应根据合同类型、重要性和用途来确定。
建议
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至少保存2年,以便在可能出现的劳动纠纷中提供必要的备查资料。
购销合同:保存10年,确保涉税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借款合同:保存30年,因为这类合同涉及财务往来,保存期限较长。
其他合同:根据合同的重要性和用途,确定具体的保管期限,一般分为永久和30年、10年两种。
这些保存期限的规定有助于企业合规管理合同文件,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迅速提供相关证据。
相关文章:
普法时刻 | 原告齐某诉被告王某买卖合同纠纷案——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地点交付标的物04-11
美国太空军135亿美元项目招标,SpaceX获得最多订单04-05
10万首付多少月供多少01-31
房屋合同金额理赔多少01-19
订金收取多少钱01-19
质证期间是多少天01-19
房东涨租多少合理01-19
个人档案保存多少年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