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实时讯息>

从“老破小”到“幸福家” 社区居民这样当“主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3:54:00    

央广网宁波4月22日消息(记者 俞烨)从杂乱无章的空中飞线,到整洁划一的充电驿站;从剑拔弩张的“抢位大战”,到实现轻松便捷的有序停车……在宁波市江北区文教街道育才社区,有一个“民听自治服务站”,撬动“老破小”向“幸福家”的华丽蜕变。近年来,这里的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基层治理,让老社区绽放出新的生机。

育才社区(央广网发 文教街道供图)

党建领航:聚智凝力撬动治理“杠杆”

“以前车棚上头电线缠成一团,跟蜘蛛网似的,悬了好些年,大家都没指望能整治,没想到服务站真给解决了!”育才社区双东路小区居民陈阿姨指着焕然一新的车棚介绍道。这处困扰居民多年的“飞线顽疾”,在“民听观察员”的多次现场踏勘、与各方反复协调之下,终于被连根拔除。这样的蜕变,正是社区“民听自治服务站”以绣花功夫破解治理难题的生动注脚。

民生破题停车位新增施工现场(央广网发 文教街道供图)

育才社区下辖4个小区,常住人口5800余人。所辖区域内有拆迁安置房、公寓楼、商品房等,房龄均在12年至28年之间,是一片集类型多样化、人口密度高、老龄化凸显为一体的老旧小区集群区。

为此,育才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居民共治”为基础,创新构建三级组织架构:由党委牵头成立“民听理事会”统筹决策,下设“自治服务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细分民主协商、项目运营、志愿服务三大职能模块。每个模块对应组建执行小组,吸纳专业力量与居民骨干参与。

自2023年起,育才社区广纳贤才,力邀“省兴村治社名师”方红珠担任智囊顾问,携手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专业法务团队,为治理注入专业力量。同时,集结起一支42人的“民听观察员”队伍,成员涵盖网格员、居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方力量,搭建起“群众点单-站点派单-多方接单”的高效治理链条,让问题化解在萌芽,实现“小事不出厅、大事共商议”的良好局面。自运行以来,服务站已妥善解决40余起民生诉求。

破局突围:靶向施策激活社区“动能”

位于育才社区的锦江年华二期,每幢楼之间原本设有一片面积较大的 “干水系”。当初小区交付时,在裸露泥土上放置了大小、高低各异的山石,本意是营造雨天 “溪水潺潺” 的美妙景致。然而,如今这片区域早已被杂草覆盖,不时有小动物窜出,令居民途经时胆战心惊。

“那块地方,野草疯长,物业虽说割过几次,可没多久又长回来了。现在天气炎热,蛇虫鼠蚁又多,服务站可得赶紧想办法解决这个大麻烦啊!”在月度“居民恳谈日”现场,“民听观察员”成惠亚将这一棘手问题提了出来:“咱们能不能把这片地块改造成停车场?既能消除安全隐患,又能缓解停车难题。”

“居民恳谈日”现场(央广网发 文教街道供图)

话音刚落,家住锦江年华二期的服务站成员丁阿姨紧接着补充道:“这个提议很不错,我觉得可行。咱们小区停车位一直紧张,这正好是个一举两得的办法。”经过一番热烈讨论,执行小组随即前往现场查看,并多次召开现场协商会,最终47个毛坯停车位在大家的商议下应运而生。

据了解,“民听自治服务站”建立了“民聚、民议、民督”三民执行机制激活治理动能:民聚机制发动群众参与,通过入户走访、线上征集等方式收集需求;民议机制搭建议事平台,建立每日轮值、每月恳谈、每季接访三级议事制度;民督机制动态跟踪问效,确保民生项目落地生根。“过去反映问题,得往社区、物业来回跑,现在服务站一站式搞定!”双东路小区居民王师傅感慨道。

育才社区党委书记韩优波表示,目前,该社区已成功推动红景佳苑小区廊架修复、邻里花园直供水改造、双东路小区低洼积水整治等7个重大民生项目落地生根,惠及800余户居民。

共治交响:多元协奏唱响治理“华章”

“周阿姨,今天社区开展做饺子活动,我给您端了一些来!”近日,“民听志愿者”志愿者方惠英捧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敲响了独居老人的家门。

这暖心场景,正是“民听自治服务站”日常关怀的缩影——志愿者们不仅逢年过节送来手作美食,更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生活细微处: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代买药品、代缴水电费,在寒潮来袭前为独居老人检修取暖设备、更换老化电线,甚至记住老人钟爱的糕点口味,定期采购送至家中。

社区志愿者送饺子(央广网发 文教街道供图)

在“微心愿”认领墙上,30余户困难家庭的心愿正逐一实现:独居老人张爷爷收到了修复后的学生时代老照片,视障居民李伯伯拿到了定制版的无障碍有声读物,留守儿童小楠终于拥有了期盼已久的自行车。这些看似微小的愿望,通过志愿者与居民的“结对帮扶”机制,化作实实在在的幸福。

据了解,“民听自治服务站”紧扣民需,匠心培育“育见”“育建”“见春”等特色服务品牌,通过编织“微组织”、勾勒“微网格”、打磨“微品牌”、点亮“微心愿”,全力探索从“社区独奏”迈向“居民合唱”的全新路径。截至目前,“民听志愿者”已开展精细化服务千余次,950 余次叩响居家老人家门,以真心换取信任,让“陌邻”变“睦邻”的温情故事在楼道间流淌。

“老旧社区治理不能光靠‘单打独斗’,关键要让居民融入其中,从‘看客’变成‘主角’。”韩优波介绍说,今年,社区还将建立自治积分制度,把居民参与度与公共服务优先权挂钩,形成“付出-积累-回报”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人人都是主人翁”的治理新活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从“老破小”到“幸福家” 社区居民这样当“主角”04-23

从“跑远路”到“家门口”——贵阳市公积金“社区服务站”架起便民连心桥04-22

省实“实心仁”送医金沙洲,联动街道企业助力全民健康04-20

宁乡环保志愿服务有何创新经验?外地学习团来长“取经”04-17

助力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燕罗街道开展“艺工厂”技能提升活动04-16

IPO雷达|奥联服务递表港交所 子公司屡遭处罚 社区生活服务续约率逐年下滑04-16

“味道让人作呕”,鼓楼一老旧小区违建木屋长期堆放垃圾,社区介入处理04-16

潍坊诸城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宣传活动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