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晚报讯 记者赫巍利报道 今年7月,饿了么骑手小车在送单途中,与另一辆两轮电动车碰撞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小车左手割伤。小车第一时间在平台APP完成“一键报案”,平台企业接到报案后引导骑手及时就诊,并提交职业伤害保障待遇给付申请。近日,经人社部门审核,确认小车受伤情形为职业伤害,为骑手报销医疗费728.7元,这也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制度实施后,辽宁省兑现的第一笔保险赔付。
职业伤害保障是国家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创设的一种新型“工伤保险”。
近年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规模持续扩大,与传统形式的就业人员相比,这些“没有单位”的劳动者一旦受到职业伤害,往往存在“无雇主担责”的难题。
由于没有工伤保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跑单时发生意外无法得到保障。此前就有媒体报道,外卖小哥送餐时发生意外自掏腰包支付医药费,这样的情形并非孤例,“无雇主担责”成为影响新就业形态人员保障和平台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今年5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的通知》,将辽宁省作为东北“三省一区”唯一省份纳入试点范围,从今年7月1日起启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据了解,出行行业的曹操出行、滴滴出行,即时配送行业的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顺丰同城,同城货运行业的货拉拉、快狗打车、滴滴货运、满帮省省等11家平台企业纳入试点范围,涉及的新就业形态人员将享有职业伤害保障,从“无雇主担责”变为“职业伤害保障”兜底。
那么,与常见的“五险”中的工伤保险相比,职业伤害保障有什么不同?
“最明显的就是缴费方式不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伤保险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伤保险是“按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确定缴费标准”,职业伤害保险是“按单计费缴费”,缴费总额与业务量挂钩。“通俗来说,就是平台企业为员工办理职业伤害保障时,不以绑定劳动关系为前提,也不用以工资作为缴费基数,而是按单缴费、每单必保、每人必保,按照月订单总量缴费。新就业形态人员个人无需缴费。”
据悉,辽宁省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分步骤、渐进式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围工作,将更多的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这项新型的“工伤保险”。
来源:辽沈晚报
相关文章:
辽宁省首笔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赔付已到账08-21
身陷香艳女郎“温柔乡”,外国间谍情报人员破门而入……国安部最新曝光→08-10
痛惜!35岁网红女骑手车祸离世,知情人披露:这个细节务必重视!07-20
杭州两万余个就业见习岗位来了07-08
订单爆了,突然“崩了”!有人称已胖20斤,有人等到半夜!网友:我被淘宝和美团“做局”了07-06
构建职业启蒙教育体系正当时07-05
小窗口成连心桥:这个微信群织就暖心服务网07-02